院士领衔,国内外专家齐聚宜宾! 2023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

2023-12-08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院士领衔,国内外专家齐聚宜宾! 2023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

 会议背景

为加强全球蒸馏酒技术的交流及合作,探讨蒸馏酒发展新趋势,交流酿造技艺与技术创新,提升中国白酒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推动白酒产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际蒸馏酒产学研机构等单位共同举办“2023第四届国际蒸馏酒技术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12月17-19日(17日报到)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

嘉宾阵容

2023 IDSTF

特邀报告嘉宾 LIST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   雷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景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   坚

荷兰皇家工程院院士

Lucas Noldus

江南大学

徐  岩

01

院士介绍

江   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江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1990年在该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1994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获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1996-1999年在日本神奈川科学院任研究员。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201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8-2019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22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报告主题:酒精饮料酒精度的科学依据:乙醇-水团簇

报告简介: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酒精饮料通常按照乙醇-水混合物浓度,即酒精度进行分类: ~4%(啤酒、米酒)、11%~18%(葡萄酒、清酒、烧酒、香槟、黄酒)、38%~68%(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杜松子酒、朗姆酒、中国白酒)等。以往酒精饮料酒精度分布情况被归为经验之谈,缺乏科学解释。我们研究发现乙醇-水混合物在疏水界面上的界面张力是非线性的,呈阶梯状,而阶梯边缘的临界点与酒精度的分布惊人地吻合。我们并且发现乙醇-水混合物中的团簇结构在临界点发生了转变,可能解释了在不同酒精度分布条件下的不同 "酒味"。此外,储存温度对团簇的影响可能导致了低度酒冷藏后和高度蒸馏酒加热后 "酒味 "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发现为酒精饮料的标准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02

院士介绍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委员会主任,高校分析测试委员会理事长,纳米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长。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化学、能源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ure Nanotech.,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Protoco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2015-2022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 Small Methods,ChemRxiv等二十余种国际期刊副主编和编委。

报告主题:面向生命健康的生物分析化学

报告简介:

细胞内各种生物分子参与的复杂生化事件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揭示细胞内生物分子的作用机制,实现细胞生化事件的化学调控,是生命健康科学的关键目标。传统的生物分析方法只能检测生命体系中化学物质的成分与含量,难以实现生物分子的输运、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动态修饰等复杂生化事件的精准分析。因此,迫切需要发展细胞水平的多层次、多尺度分析传感方法与高选择性化学调控方法,为生物分析、临床检测与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撑,从而解决重大疾病的基础科学问题,推动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报告将系统性介绍面向生命健康的生物分析化学平台,包括:核酸成像与POCT检测、分子探针筛选与化学合成、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纳米生物技术与疾病治疗、单分子生化检测技术与仪器。

03

院士介绍

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食品香料香精和风味化学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 “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倡导白酒、黄酒是中国的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huangjiu ”。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致力于食品科普工作,主编的酒类综合科普书《国酒》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报告主题:敬请期待

04

院士介绍

陈  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

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奖金奖;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兼任中国工程院环境轻纺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Fellow。

报告主题:酿酒产业:未来已来 唯变不变

声明:白酒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126.com
酒柜网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